“張主任,幸虧你治好了我怕冷的怪病?,F在我換了工種,工資比之前高了許多。”15日,一位衣著得體的男子走進市口腔醫院心理一科后,面帶喜悅地對該科主任張俊峰說。男子是江蘇人,身患怕冷的怪病10多年,即使是夏天,也要穿棉衣秋褲。在老家時,他因怪病懶得動彈,不愿做事,成為家人及鄰居眼中的“懶漢”。去年8月,在網上看到《荊門晚報》關于主任醫師、中科院心理協會委員、高級心理治療師張俊峰的報道后,該男子千里迢迢來到荊門找到張俊峰。經張俊峰治療一月后,男子怪病消失,并在荊門找到如意工作。
妙手醫治,十年怪病“藥到病除”
“請問,您是張俊峰主任嗎?”去年8月的一天,一男子站在市口腔醫院心理一科門口小心翼翼地問道。正在處理手頭事宜的張俊峰抬起頭。雖然是盛夏,只見門口男子穿著棉衣,時不時回頭張望一下,似乎在擔心著什么。有著20多年心理臨床經驗的張俊峰見此情形,邀請男子進門入座。
張俊峰在交流中了解到,這位男子來自江蘇。他因父母管教嚴苛,從小什么事都必須按父母要求去做。結婚后,妻子管束緊。30歲時,該男子開始出現怕冷的現象,即使是夏天,他也要穿著棉衣秋褲,冬天更不必說了。漸漸地,他開始對做任何事都沒心情,后來索性將工作也辭了,在家一睡一天,不起床不洗漱。父母和妻子帶他到多家醫院的神經內科、內分泌科檢查,CT、腦血管造影等檢查做了個遍,所有結果都顯示其身體一切正常。后來,家人與鄰居都認為他是不想做事故意裝病而稱之為懶漢。10余年來,男子背著“懶漢”的名聲備受煎熬。去年8月,男子在網上看到《荊門晚報》關于張俊峰的報道后,以外出打工為由背著家人來到了荊門。
聽了男子的介紹,張俊峰初步診斷其癥狀可能是因軀體化障礙引起,并在為其進行相關心理檢測后確診。隨后,張俊峰安排其住院,應用自己創立的特色心理治療手段——“心境改造治療”,從改善其行為、認知入手,輔以藥物治療。一個月后,男子痊愈出院并在荊門找到如意工作。
正確認知,軀體障礙“事出有因”
軀體化障礙是一種以持久的擔心或相信各種軀體癥狀的優勢觀念為特征的一組神經癥,常導致患者反復就醫和明顯的社會功能障礙,且伴有焦慮或抑郁情緒。其臨床表現為多種、反復出現、經常變化的軀體不適癥狀,最常見的癥狀是心慌心悸、頭暈、失眠、胃腸道感覺異常、疼痛、打嗝、反酸、惡心、嘔吐等,以及皮膚感覺異常、燒灼感、疼痛、癢、麻木、蟻走感、皮膚斑點、性及月經方面的癥狀。
軀體化障礙病因非常復雜,一方面和遺傳背景、生物學因素有關系,另外也和社會經歷、社會環境有關系。一般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1.與心理因素有關,患者一般都伴有抑郁、焦慮、睡眠不好、頭暈胸悶等癥狀。2.有家庭不和等人際矛盾。3.更年期癥狀。4.遺傳。5.個人性格原因。6.隨著激素水平的改變,身體、心理調適不當引起。
盡管軀體化障礙癥狀的發生和持續與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難或沖突密切相關,但患者常否認心理因素的存在或影響。這種現象主要是人們受世俗觀念影響,到精神科、心理科就醫怕別人說自己是精神病,因此,患者及家屬最初往往常以軀體不適為主訴就診于綜合醫院。
及時治療,避免病情“雪上加霜”
張俊峰介紹,該男子常年怕冷是心理疾病——軀體化障礙較為極端的表現。人的軀體可以作為人們情緒或心理的另一種表現方式或表達途徑。如果我們說口是將我們的體驗、情緒困擾或心理沖突表達、訴說出來的途徑,那么軀體癥狀就是我們心理的另一張“口"。如果前面的“口” 因為各種因素受到抑制,那么后面的“口”就會充分發展。
不排斥、不忌諱,及時到精神科或心理科治療,是對待“軀體化障礙”正確的治療態度,正視這個疾病是治愈它最重要的一步。因為有太多的患者寧愿相信自己是身體的病,也不愿意承認是心理的問題。事實上,“軀體化障礙”持續時間長了,量變會發生質變,部分軀體癥狀可能真的會發展成軀體疾病,或促使許多軀體疾病發生,特別是容易發生與免疫、內分泌關系較密切的疾病以及癌癥等,因此,患者一定要及時進行正規治療。
“外表自然,內心健康。這是身心健康的標準。”張俊峰表示,對待軀體化障礙,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通過以心境改造療法提高患者對疾病的了解、心理調適能力和治療依從性,鼓勵患者合理安排生活,培養興趣,挖掘積極因素,轉移注意力,效果會更顯著。(記者 鄭連兵 通訊員 劉舒丹)